官网首页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商家入驻

平沙落雁里所含的文人悲思
最爱吃奶粉
2020-11-12 10:33
1147次浏览


 
       《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泛的一首琴曲,最早见于1634年的《古音正宗》琴谱,并先后被五十余种琴谱所刊载。
 
       该乐曲描绘了一幅清秋寥落、沙平江阔、群雁飞鸣的画面,抒发了恬淡惬意徐舒幽畅的情趣。乐曲充分发挥了古琴深沉舒缓的器乐特征,给人以平静、沉稳、放松的感觉。此曲在历史的传承中,经过无数琴家的演绎,演变出众多的谱本。

 


 
        在古代文人心目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人均以博取功名为唯一出路。饱读诗书后参与朝廷的各种选拔考试,最终得到一官半职,这是一种无奈。但是在腐败的君主制度下,大多数未得到功名的文人,空有满腹经纶怀才不遇,得不到赏识,或对腐败朝政不满又无从发泄。这种孤傲清高、悲天怜人的情绪,常常通过诗词歌赋琴声等方式来宣泄,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很多古琴曲也表现了这种“郁郁不得志,散发弄扁舟”的文人失意、悲情的思想内涵。如琴曲《欸乃》、《山居吟》等都是表现这类题材的琴曲,《平沙落雁》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琴曲充分运用了古琴演奏的“吟”、“猱”、“绰”、“注”等技法,将黄昏落日、水边沙滩、芦韦归雁这样一幅充满诗意的场景描写的淋漓尽致。《天闻阁琴谱》曾评曰此曲:“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于舒缓平和宁静的氛围中,展现了文人化的情趣和意蕴。如果将古琴曲分为“写意”、“写实”、“抒情”三类,《平沙落雁》无疑是写意类琴曲中的经典之一。
 
        古人借景写意的创作手法,含蓄、委婉。《平沙落雁》是一首很富有诗意的琴曲,聆听这首琴曲,犹如欣赏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画,给人以宁静飘逸淡远的意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其目的仅为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文中涉及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亦不保证内容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 028-85239825(周一到周日09:00-21:00)

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来微博关注我@凸觅App

@2016~2020 成都凸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蜀ICP备18030198号-1 蜀公网安备 11010502030901 号
您好,欢迎来到凸觅!
获取验证码
登录
登录代表你已同意凸觅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