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句俗话“见字如见人”,一个人字写得多好,也能从侧面反应出这个人的人品怎么样。虽然并没有什么事实依据,但是却也得到了人们的广为流传。于是就有不少人为此苦练自己的书法,有人可能就是纯粹的兴趣爱好,而对于有的人来说,这可能就是一种艺术体现,但是练习书法也有几点注意事项,需要大家引起重视,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临帖不是万能的,但是不临帖是万万不能的
虽然临帖不是我们学习书法唯一的路径,但是,这是我们学习书法最快最扎实有效的方式。
就好像我们学习一门语言一样,听说读写虽然不是唯一方法,但是肯定是最有效的方法。
学习书法也是如此,看起来最笨、最耗费时间、最傻的方式,其实就是最聪明、最扎实、最省时间、也最快捷的方式。
临帖,就是学习书法的捷径,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好的学习方式了。
二、楷书≠书法基本功
书法的基本功是我们对于毛笔的掌控力,从理论上讲,每一种书体都能锻炼这个能力,当然也就不局限于楷书了。
很多人简单认为楷书就是书法的一切基本功,实际上,楷书没有那么重要的地位,他只是篆隶行楷草中的一个,书法基本功也可以通过其他书体的学习获得。
三、不写楷书的书法家不一定骗子,但是肯定心虚
用一种书体的成就和好坏与否去评价一个人的书法,明显是有失偏颇的。仅仅看楷书,当然也不能完全的去规定这个人的书法水平到底怎么样。
比如,孙过庭书法,以草书见长,几乎很少见到他的楷书,那么这就会影响到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么?难道他就不是一个好书法家了吗?显然不是。
但是现在大部分人都不学楷书也不是一个好现象,只知道去写一些张狂的行草书唬人肯定是不行的。
四、书法辅导班可以不用上,但是因人而异
书法可以自学,但是要会自我反思。
法技术方面的学习当然可以靠自我摸索去学习。但是,最重要的两个前提是:第一,你要以古人的字帖为最终法则和最高规范,在初学阶段,将你写的一切,临摹的一切,都与古帖对比,找出不足,然后弥补。
五、书法字外功与国学相关
书法是艺术的一种,而在国学体系下,书法更是其中璀璨的一颗明珠。
书法与国学的关系非常紧密,是植被和土壤之间的关系,离开了国学这片土地、土壤,书法这棵大树就就很难活下去了。
而书法字外功更是与国学息息相关。想要修炼字外功,其实对了解一些国学门类比较好。
六、选择字体字帖、自己喜欢的就是适合你的
其实根本就没有合适不合适一说,只有喜欢和不喜欢。只要自己喜欢,就一定是适合自己的。这有点像谈恋爱找对象,往往自己喜欢的,其实就是适合自己的,也是和自己脾气秉性相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