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作为中国古代城市中最为繁华之所,无数文人墨客作诗赞美。
其中最为出名的要数李白的这首《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今日小觅分享: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本是源于仙人驾鹤凌空而去的传说,所以这一句更是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而才华风流的孟浩然辞别黄鹤楼,也像仙人一般。所以,他回了回头,向黄鹤楼招了招手,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联想。
下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更是写的文采卓然,“烟花三月”说的是三月时节,从武汉到扬州这一路上的繁花似锦,青柳如烟,无不令人目眩神迷。
这样的美景,就好比新郎的白马与新娘的红妆相互映衬,格外自然美好。而这种种美好叠加在一起,就更能让人产生一种迷离的梦幻感。
这次离别,因为是在阳春三月,又是下扬州,其实并不伤感。但眼看着老友的船只越行越远,逐渐消失在水天交接之际,诗人逐渐感到不舍。
所以第三句的“孤帆远影碧空尽”,看起来是写景,其实是写人。我们可以想象,李白伫立在江边良久,船只走了多久,他就看了多久。
第四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当小船慢慢融入碧空之中,在诗人的眼前就只剩下了那向着无尽的远方奔流的一江春水。
这不再是单纯的看景色,而是诗人随着江水一起起起伏伏的情思。这样情深的李白,与这般风流的孟浩然相交,才真正算得上是风流多情的扬州城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