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有位鄂籍书法家,因其书法在书坛上独树一帜而闻名。他曾出访日本,为日本现代书法带去了新气象,但书法在他众多的成就中,仅排第三。他取得了一长串的成就: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书法艺术家、目录版本学家、泉币学家、藏书家。在六大领域均都成绩非凡,放在今天,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跨界高手。
他就是杨守敬。杨守敬生于宜都陆城一个商人家庭。他4岁丧父,5岁由母亲启蒙教字习诗。10岁辍学站柜台卖货,没背景没人脉,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完全凭借其强大的自学能力。杨守敬一生勤奋治学,博闻强记,以长于考证闻名于世。他一生著述达83种之多,最大的贡献是历史地理学,清代三绝学之一《水经注疏》是其代表作。而杨守敬为人低调,你很难将他的众多成就,和这位其貌不扬的"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联系在一起。
杨守敬自幼嗜书,24岁中举,曾先后七试进士,却因时运不济而落榜。不过也算不虚此行。每次入京赴考期间,他都乘机遍游京师书肆,广泛搜罗古书和碑版文字,由此奠定了他的目录版本学和金石考据学的基础。
1880年到1884年,杨守敬作为第一秘书的身份出使日本,这是其人生最辉煌的一段经历,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此次去日本他随身携带一万三千多册碑帖,跨越汉、魏、六朝、隋、唐朝代,令日本书法界大开眼界。当时松田雪珂,岩谷一六等书法家,向杨守敬虚心求教。一时间,杨守敬的书法思想,迅速在日本广泛传播,让日本书坛出现了从单一的文人书法变为多元书法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经过杨守敬的几年不懈努力,日本书法有较大改变,可以说杨守敬开一代书法先河,被日本誉为“现代书道之父”。他还向日本书法家传授何绍基的执笔法——回腕法。回腕法的优点是肘腕高悬,充分发挥提顿功能,腕平锋正,通身力到。
杨守敬篆、隶、真、行、草诸体皆擅,有《楷法溯源》、《学书迩言》、《评碑记》、《评帖记》等书论传世,至今仍为学书指南。他的墨迹,被国内外许多博物馆、图书馆、私人收藏家争相收藏,视为珍宝。他亲笔所书碑刻亦不少,至今保存完好。
除运笔方法外,杨守敬认为写字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 后来又补充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
杨守敬的书法有三个特点,一是熔汉铸唐的书法艺术;二是有大量的书法理论;三是用侧锋。杨守敬虽然诸体皆擅,但最具特色的当推其行楷,难能可贵的是始终碑帖并尊,唯美是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我风格。杨守敬的传世书法形神兼备,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