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也就是说,好习惯要从小养成,防微杜渐。有个流传很广的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寡妇,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儿子艰难过活。寡妇为了养活儿子,白天黑夜地操劳,自己吃糠咽菜也要让儿子吃上馒头。对儿子百依百顺,儿子提出的要求,她都想办法满足。
谁知道,这个儿子半点儿不体恤母亲,反倒在母亲的宠弱下越来越顽劣,成日里偷鸡摸狗、打架闹事。左邻右舍告上门来,寡母只是赔笑,仍旧护着自己儿子。儿子越发被纵容得无法无天,越来越胆大妄为,什么都敢干。
后来,儿子在外面跟人打架,打死了人,被抓去见官。寡母伤心欲绝,知道儿子这次犯了死罪,自己替也替不得,成天哭泣,差点儿把眼晴哭瞎了。行刑前,母亲提出想见见儿子,但儿子坚决不见。狱卒问儿子,说人之常情啊,母亲想儿儿念母。想不到儿子说,他这辈子最恨的就是他母亲,他死都不愿意见她!
原来他小时候在外面玩,捡了邻居掉的几文钱,回到家中,将这钱交给妈妈,妈妈没有让他送回去,而是高兴地摸着他的头,夸他好儿子。就这样,儿子为了哄妈妈开心,便经常将小偷小摸来的东西都说成是捡的,交给妈妈。妈妈全都照收无误,还夸奖他。如果不是妈妈这样纵容、误导,如果妈妈一开始就能正确教育他,他也不会走到今天这地步,也不会丢了性命。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