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商家入驻

寻求茶的自然美,煮茶品饮之道
莉莉聊文化
2020-02-09 14:46
705次浏览

中国茶道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煮茶品饮之道,也就是煮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茶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对此,陆羽《茶经》有明确的说明,“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可以说是对茶道思想内涵的高度概括。古代有关茶道的专着尽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内容却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为了反映茶的自然美、反映茶的“鲜香甘醇“。中国的茶道的内涵是讲究真,追求美,崇尚善。

所谓讲究真,就是说中国茶家历来都注意“品真”,通过品茶以得到茶的本色,真香、全味。所谓追求美,是茶家通过杯本色、真香、全味的茶,寻求茶的自然美,其中包括对茶具衬益美和对品茶环境美的追求。所谓崇尚善,就是说以茶修德。通过品饮一杯本色、真香、全味的茶以陶冶人的情操和德行。

寻求茶的自然美,煮茶品饮之道
茶道

中国茶文化来自于大自然,来源于人民生活实践,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不仅丰富和健全了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文明,而且在品茗饮茶中也逐渐发现了茶的治病、保健、强身的作用,丰富和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

唐代大诗人李白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饮一种叫“仙人掌”的茶,虽已年过八旬,仍面如桃花,就曾写道,“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鹤,倒悬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根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已道出茶的保三茶的药用本草着作中的茶茶叶的发现是以茶的药用而起源的,随着历代佽茶之风盛行,对茶的药用认识也逐渐深刻。

寻求茶的自然美,煮茶品饮之道
李白

茶的研究

《神农本草经》对茶叶的描述更为详细,“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睡、轻身、明目。”张揖着《广雅》也注意到茶叶的药理作用“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唐朝以来,由于“比屋皆饮”,“茶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饮茶之风形成,人们对茶的认识更加全面,而且历代医药家对茶叶的药用也重视起来。很多医学文献对茶的产地、形态、品种、特点都有详尽的记载。

李时珍对茶的研究更深,对各地茶的不同品种、特点描绘更精辟。其在《本草纲目》说,“茶有野生,种生,种者用子。其子大如指顶,正圆黑色,其仁入口,初甘后苦,最戟人喉,而闽人以榨油食用。”对于茶的裁培,李时珍说,“二月下种,一坎须百颗乃生一株,盖空壳者多故也。对于“猥茶”及“乱茶”,《本草纲目》也提出,令人注意鉴别。

寻求茶的自然美,煮茶品饮之道
《本草纲目》节选

以上记载,说明历代医药学家对茶都颇有好感,尤其是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对茶的研究更为精深,是中华茶文化渗透到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

茶的药理作用茶最早是因有解毒的功效而被人们发现的,随着历代人们用茶的经验增加,茶的药理作用也逐渐被发现,其功用也被拓宽。苏恭《新修本草》称茶、苦、甘、微寒、无毒。李时珍《本草纲目》谓茶“浓煎,吐风热痰涎“。依据历代文献记载,茶的功效可概括为:清热降火、解毒治痢、消暑利尿、兴奋解倦,为日常饮料之一。

寻求茶的自然美,煮茶品饮之道
《新修本草》节选

茶文化

茶除了可供人们日常饮用以外,与其他中药配合治病的验方茶药并用是我国茶文化和中医药学相互渗透的产物,尤其自唐代以来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增加了茶的内涵。茶的药用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为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

茶叶药用时,还应注意茶的品种不同,其药性也不同。一般来说红茶性偏温,绿茶性偏凉,花茶则有疏肝解郁之作用。另外,茶的产地不同,其药理作用也略有不同,如云南普洱茶,苦涩无毒,清王孟英曾说,“产普洱者、味重力峻、善吐风疾、消肉食。

寻求茶的自然美,煮茶品饮之道
普洱茶

主要有清胃生津、消食化痰,醒酒及解油腻作用。福建武夷茶则温而不寒,味厚,不苦不涩,其味香郁,具有久藏不变质的特点,主要有提神,消食,下气解酒,性温不伤胃的功效。安溪铁观音具有清凉解毒、提神、利尿、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的特点。

歙县松萝茶则具有消积滞油腻、清火、下气之功。安徽六安茶有治骨中浮热的效果。杭州雨前龙井茶有明目、利咽下逆气,补元气,益心神、通七窍、消宿食,清六经火之功效。因此,在茶叶的药用选择时,应根据病情,辨别使用。

寻求茶的自然美,煮茶品饮之道
松萝茶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工夫茶文化 则起源于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中国各地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潮州凤凰单丛茶、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其目的仅为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文中涉及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亦不保证内容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 028-85239825(周一到周日09:00-21:00)

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来微博关注我@凸觅App

@2016~2020 成都凸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蜀ICP备18030198号-1 蜀公网安备 11010502030901 号
您好,欢迎来到凸觅!
获取验证码
登录
登录代表你已同意凸觅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