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元宵节,大家都会在朋友圈或微博里晒出自己的祝福方式。这不,看到了一幅以书法作品形式的。你发现哪里不对劲了么?
“宵”字由“宀”和“肖”组成。“肖”是指“声音变小变细”的意思,“宀”是"房屋、家"的意思;两者组合起来表示“家中的人说话声越来越小了”,也就是"天黑该休息了"。
这个字的本意是“入寝”的意思,后引申为“入夜”的意思。“元宵节”之所以叫“元宵节”,是因为正月十五这天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都是在晚上庆祝。
“霄”是由“雨”和“肖”组合,表示“雨滴越来越细小”的意思,其本意是"下雨的云团"。这与“元宵节”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把“元宵节”的“宵”用成这个“霄”,那纯属张冠李戴。
在写书法作品中,像类似这两个容易写错的字有很多,比如:“快”和“駃”。这两字读音相同,用法有很大的区别。
“快”字是“心”字旁,表示“快乐、愉快”之义,我们都很清楚;“駃”字是“马”字旁,表示“速度很快”的意思,尽管我们现在都统一使用“快”这个字,但在篆刻书法作品中使用就要有所区分了,不然就会闹笑话。
还有“锺”和“鐘”字,这两个字都可以说是“钟”字的繁体字,但是意义和用法并不相同,在写书法作品时不能搞错了。
“鐘”字指“寺庙敲的钟或钟表”的意思;而“锺”原指一种容器或酒杯,后引申为“专注、集中”之义。如:一见钟情、酒逢知己千钟少。
经常在一些书法作品中看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句诗,这是出自毛主席的《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句诗的第一个“钟”字,繁体应该写成“鐘”,但是有很多人写成了这个“锺”字,就错了。
由于汉字简化后,很多同音且字形又相似的繁体字,变成了同一个简化字,所以造成人们用繁体字写书法作品时,往往用简化字反推繁体字,不明其来由就容易对应错。
书法不仅仅是在纸上把字写好看,还要把字写准确,把文辞写得精彩。这样一来文字学和古典文学就得掌握好。你以为书法家是那么随随便便就当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