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商家入驻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梦笔生辉
2020-02-11 11:31
563次浏览

凡是在书法领域有一定成就的书法“大家”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感慨:“临摹背贴十几载,挥毫泼墨几十年,废弃纸张堆满屋,倥偬岁月笔墨间。”当然,这是一种形容练习书法的“苦功”,或许有点夸大。但是就是在这些“苦功”里面,练出了许多常人无法体会的硬核书法技能。下面,梦笔生辉就与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些练习书法的硬核技能,建议收藏好,便于日后学习所用。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书画展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现场书法创作

一、 打牢书法基础三步走

(一)巩固临摹基本功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可能闭门造车,书法艺术也是如此。所以,要学书法,首先就要过临摹关,其次是视觉关,最后是审美观。如何临摹碑帖?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要想临摹碑帖有所收获,就要做到:楷书里面临摹笔画和结体,行书里面临摹点画衔接的笔法。在临摹过程中,也要尝试创作作品,在创作的成品中找出笔画、结体、章法的败笔所在,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找出规律,默记于心。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书法大师书写福字

(二)提升自己的书法鉴别水平

练就一双甄别艺术优劣的“火眼金睛”。练习书法,最忌讳人云亦云,呆板固执。平时要多读名碑,比较名帖,多学名家。比如,学楷书,多临摹研读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四大楷书家”的碑帖。学行书,多读王羲之、米芾、黄庭坚、唐寅等人的碑帖。对他们的书法艺术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和鉴赏水平。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赵体楷书集字练习

(三)拓宽自己学习书法的“圈子”

平时有空要多逛书法艺术活动展,观看展出的作品哪些值得自己欣赏学习,尤其是获奖作品,要多研读其笔画、结体和章法的特点。业余有时间,多结交书法艺术界的朋友。目前微信群、QQ群都有不少书法圈子,里面有很多高手,想办法申请加入,与大家多交流学习。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书法艺术交流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秦胜国老师作品

二、把握书法创作“硬功”四原则

(一)笔画做到血肉骨骼饱满。书写笔画的时候,一定要骨骼劲健,血肉饱满。飞白太多,干涩迟滞,笔画轮廓模糊都是败笔。要做到起笔收笔有度,行笔稳健,墨量合适,轮廓分明。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赵体楷书临摹体

(二)结体要稳重而协调。既有中心又有外延,既要疏密有致,又要平衡居中,欹正中有依侧,险峻中寓含坚挺。这些字体间架结构的搭建原则,需要我们在日常的训练当中不断去积累。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唐寅书法字体

(三)书体规范,落落大方。创作一幅书法作品,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用什么书体写的问题。比如,写横额和条幅,是用楷书还是行书写呢?其次,写的时候,是用繁体字还是简体字写呢?都要规范统一,不能张冠李戴,偷梁换柱,而且写出来的字体要显得落落大方才行。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书法前辈们在创作

(四)章法要做到幅式得体,布局精美。正文和落款字体相得益彰,主次分明。用印有度,朱白印章、闲章的运用大小讲究。章法是书法创作的最后环节,也是全面检验一幅作品包装和布局的关键所在,所以要认真做好谋划布局。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广西书法家周榕林作品

三、认真熟记书法艺术的“精诀”

(一)八面出锋,笔笔送到。

所谓的借“八面出锋”就是指书写笔画的时候,从上下左右、左上右下,左下右上等八个方向的笔画书写规律。最能代表八面出锋书写要领的字体是“永”字,而最能代表“八面出锋”书写笔画大小、长短、轻重、粗细的字体是“米”字。由于八个方向的笔画角度不同,所以,书写的时候,要求我们笔笔送到,该长就不能短,该粗就不能细。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永”字八法

(二)铁划银钩,力透纸背。

铁划银钩,就是指我们书写的笔画,要做到骨力苍劲,轮廓清晰;力透纸背,其实与铁划银钩如出一辙,都是指书写的笔画要有笔锋,苍劲有力,书写用墨讲究,干涩浓淡合适,笔画收放自如。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单字作品

(三)万豪齐发,挥洒自如。这是书法艺术创作的一种至高境界!被不少同道中人津津乐道。尤其是一些迷恋酒后行书的道友。他们有些人最喜欢在酒至微醉时,挥毫泼墨,写出来的字体,大气磅礴,所以,叫挥洒自如。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要喝点小酒才能那样发挥。实际上,万豪齐发,就是指从蘸墨到行笔,收笔都是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整个书写如行云流水!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温馨的书法创作角落
练习书法这些硬核技能,熟能生巧
挥毫泼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其目的仅为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文中涉及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亦不保证内容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 028-85239825(周一到周日09:00-21:00)

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来微博关注我@凸觅App

@2016~2020 成都凸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蜀ICP备18030198号-1 蜀公网安备 11010502030901 号
您好,欢迎来到凸觅!
获取验证码
登录
登录代表你已同意凸觅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