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商家入驻

想要成为古琴专家的一万小时定律
To Me的小觅
2020-10-27 10:28
6956次浏览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格拉德威尔


无论在哪一个行业,都适用一万小时定律。对于古琴学习来说也是一样的,若要成为古琴专家,那么至少需要10000小时的练习。


为什么是一万小时?


这是作者格拉德威尔从成百上千个社会学、心理学等统计调查中得出来的结论。


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无论是在对作曲家、篮球运动员、小说家、钢琴家还是象棋选手的研究中,这个数字——10000,反复出现。



童年莫扎特


音乐神童莫扎特,在6岁生日之前,他音乐家的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了近3500个小时。到他21岁写出最脍炙人口的第九号协奏曲时,已经远不止一万小时。


象棋神童鲍比·菲舍尔,17岁就奇迹般奠定了大师地位,但在这之前他也投入了10年时间的艰苦训练。



鲍比·菲舍尔


这是“一万小时法则”被提出的事实论据。


古琴学习也适用1万小时定律


其实一万小时定律还有另一种表达方式——就是“十年”。在某一领域,潜心学习十年,那么一定会有惊人的收获。


对于古琴家来说,没有一个不是有着十年以上学琴、练琴的经历,因此对于古琴学习来说,一万小时定律同样适用。




从心理学上分析,坚持练习一件事情花费一万小时的时间,似乎并不是那么理性,因此如果枯燥的过程不断重复,但是正是长久的坚持,才体现出一个人的激情和热爱。


“一万小时定律”的关键在于,一万小时是最底限,而且没有例外之人。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相信对于古琴人来说也是这样吧,因为热爱,所以能够一直一直坚持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其目的仅为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文中涉及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亦不保证内容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 028-85239825(周一到周日09:00-21:00)

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来微博关注我@凸觅App

@2016~2020 成都凸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蜀ICP备18030198号-1 蜀公网安备 11010502030901 号
您好,欢迎来到凸觅!
获取验证码
登录
登录代表你已同意凸觅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