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小觅已经说了这首《江上吟》的“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诗人性格豁达,连神仙都不放在眼里。
这样豪气干云的李白,再加上泛舟江上的场景,不禁想到了与自己一样,同是诗人的屈原。
今日小觅分享:
江上吟
—唐•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译文】
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吹箫笛等乐器的歌妓分别坐两头。
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
天上的仙人也要等待黄鹤才能在太空翱翔,我这个海客则是坦荡无忧的与白鸥嬉游。
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而楚王曾建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
我诗兴浓烈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
功名富贵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
—【注释】
江上吟:李白自创之歌行体。江,指汉江。
木兰:即辛夷,香木名,可造船。
枻(yì):同“楫”,舟旁划水的工具,即船桨。
玉箫金管:用金玉装饰的箫笛。此处指吹箫笛等乐器的歌妓。
千斛(hú):形容船中置酒极多。古时十斗为一斛。
乘黄鹤: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
海客:海边的人。
屈平:屈原名平,战国末期楚国大诗人。
台榭:台上建有房屋叫榭。泛指楼台亭阁。
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处泛指山岳。
沧洲:江海。古时称隐士居处。
汉水:发源于今陕西省宁强县,东南流经湖北襄阳,至汉口汇入长江。汉水向西北倒流,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诗中的“屈平”即屈原,“楚王”即楚国的最高统治者。李白将这两者相比,按照世俗的眼光,屈原是比不过楚王的。
可在李白心中,却不然。屈原能够写出像《离骚》、《天问》这样伟大不朽的诗篇;而曾经楚王造就的那般奢华的亭台楼阁,早已成为一片荒丘。这样的屈原如何不能胜过那楚王!
接下来的“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就更显李白的傲意不羁。李白用自然而然的语气,说出这狂傲却又令人服气的语句。
我兴酣落笔能够摇撼五岳,我诗成笑傲可以凌驾沧海。李白用雄健的笔力和高超的气象,向人们述说着他的傲然不羁,才气纵横。
接下来的,“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中,“功名富贵”承接的是上一句的“楚王台榭”,他把楚王台榭抽象化的同时,又把笑傲的内容给具体化。
诗人以一种强烈的否定,来笑傲世人都在汲汲营求的功名利禄。这种否定就是一种根本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让江水回流。
就像是再说,这种功名利禄并不会长久,除非江水不再东流,而是往西北回流。李白用这样的假设,来表达一种不可抗拒的否定,来否定富贵。
李白在这首诗中讴歌文章和自由,同时,他也在唾弃着世俗和富贵。这样的高调中,带着一点儿无奈的伤感,带着建功立业的渴望,这即是李白的真性情,也是大唐的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