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孟浩然,大家估计最熟悉的诗大概是《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又或是《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以及今天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今日小觅分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秋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注释】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端居:闲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王维、李白这些盛唐时期的著名人物完全不一样的是,他终其一生都未曾入仕。
孟浩然出生于书香之家,少时读书习剑,20岁时隐居鹿门山,但是他的这个隐居与李白的隐居终南山不同,孟浩然是为了修心养性,为投身于家国天下作准备。
所以孟浩然25岁走出鹿门山,广交天下好友,才名远播于世。他想效仿李白,以才名吸引朝廷。但可惜的是,他屡屡错过被朝廷重用的机会。
后来,孟浩然在结识李白后的第二年,选择以科举入仕。奈何以他的才学,却依然名落孙山。
孟浩然还与王维、张说(yuè)等人相熟。一日,孟浩然受邀到张说家,适逢唐玄宗忽然来到,孟浩然身为一介草民,惊慌之下躲避于床下。
张说趁机向玄宗推荐孟浩然,将孟浩然从床下引出,拜见玄宗。唐玄宗极其喜爱有才学之人,且他也听过孟浩然的才名,便问孟浩然有何名作。
孟浩然不知是紧张还是怎样,吟诵了一首《岁暮归南山》,说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句,唐玄宗眉头紧蹙,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从此之后,孟浩然的仕途之路,可谓是彻底断绝。后来,他终身或隐居乡野,或羁旅天涯,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的山水田园诗人。